皰疹病毒感染需根據具體類型選擇抗病毒藥物,臨床常用靜脈注射藥物包括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和膦甲酸鈉。
1. 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
阿昔洛韋是治療單純皰疹病毒的首選藥物,能有效抑制病毒復制。該藥物通過干擾病毒DNA聚合酶發揮作用,對HSV-1和HSV-2均有顯著療效。重癥患者或免疫缺陷者可能需要延長療程。用藥期間需監測腎功能,因藥物可能引起血肌酐升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頭痛或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
2.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
更昔洛韋適用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的嚴重VZV感染,其生物利用度優于阿昔洛韋。該藥物需經肝臟代謝,肝功能異常者需調整劑量。常見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治療期間應定期檢查血常規。對于腎功能不全患者,需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給藥間隔。
3. 巨細胞病毒CMV感染:
膦甲酸鈉用于治療CMV視網膜炎等嚴重感染,尤其適用于對更昔洛韋耐藥的情況。該藥物可能引起電解質紊亂,需密切監測血鈣、血鎂水平。長期使用可能導致腎功能損害,建議配合水化治療。眼部局部用藥可能引發結膜充血或視野缺損等不良反應。
皰疹患者應保持充足休息,避免抓撓皮損部位。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賴氨酸的食物如魚類、豆制品,限制精氨酸含量高的堅果類食品。恢復期可進行適度有氧運動增強免疫力,但需避免劇烈運動導致疲勞。皮損處可外用抗菌敷料預防繼發感染,衣物選擇純棉材質減少摩擦刺激。心理方面需緩解焦慮情緒,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咨詢。定期復查血常規和肝腎功能,觀察藥物不良反應。出現發熱或皮損擴散等異常情況需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