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尿道炎需根據病原體類型選擇藥物,常見藥物包括抗生素類、中成藥和輔助治療藥物。
1、細菌性尿道炎的藥物治療:
細菌感染是尿道炎最常見病因,需選用敏感抗生素。喹諾酮類藥物如左氧氟沙星對多數革蘭陰性菌有效;頭孢類如頭孢克肟可針對耐藥菌株;磷霉素氨丁三醇適用于急性單純性感染。用藥前建議進行尿培養和藥敏試驗,避免盲目使用導致耐藥性。治療期間需保持充足水分攝入,促進細菌排出。
2、非細菌性尿道炎的藥物選擇:
支原體或衣原體感染需選用大環內酯類如阿奇霉素,或四環素類如多西環素。真菌性尿道炎可使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藥物。滴蟲性尿道炎需配合甲硝唑治療。這類感染常伴有尿路刺激癥狀,可配合使用碳酸氫鈉堿化尿液緩解不適。
3、輔助治療與聯合用藥:
中成藥如三金片具有清熱利濕功效,可與抗生素聯用。尿路黏膜保護劑如透明質酸鈉能修復受損組織。對于反復發作的慢性尿道炎,可選用蔓越莓提取物等預防復發。合并前列腺炎或陰道炎時需同步治療原發病灶。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飲水量,避免憋尿和過度勞累。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攝入,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免疫力。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潔。急性期應避免騎行、久坐等壓迫尿道的活動,癥狀緩解后可進行散步、游泳等溫和運動促進血液循環。治療期間禁止飲酒,以免降低藥效或加重炎癥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