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發性痛經通常不會自愈。這種痛經多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需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才能緩解癥狀。
一、病因與癥狀表現:
繼發性痛經常見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病、盆腔炎等疾病。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經期會出現下腹墜痛并放射至腰骶部,可能伴隨性交痛或不孕;子宮腺肌病則表現為經量增多、經期延長,疼痛呈進行性加重;慢性盆腔炎引起的痛經多伴有白帶異常、下腹隱痛。這些器質性病變不會自行消退,需通過醫學干預控制病情發展。
二、診斷與治療路徑:
確診需結合婦科檢查、超聲或核磁共振成像。子宮內膜異位癥可選用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孕三烯酮等藥物抑制內膜生長,嚴重者需腹腔鏡手術;子宮腺肌病輕癥可用左炔諾孕酮宮內緩釋系統,病灶較大時需子宮切除術;盆腔炎需規范使用抗生素,形成膿腫者需穿刺引流。治療期間建議記錄疼痛日記,幫助醫生評估療效。
日常護理需注意經期保暖,避免劇烈運動。飲食宜選擇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三文魚、亞麻籽,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可嘗試低頻電刺激、艾灸等物理療法輔助止痛。建議每半年復查婦科超聲,監測疾病進展。合并貧血者需增加動物肝臟、菠菜等含鐵食物,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鐵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