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接受規范抗病毒治療后,多數可獲得與健康人群相近的預期壽命。長期抑制病毒復制能顯著延緩肝纖維化進程,降低肝癌發生風險。
1、治療效果與生存期關系:
抗病毒治療通過持續抑制乙肝病毒DNA復制,使肝功能逐漸恢復穩定。研究顯示,堅持服用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一線藥物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早期開始治療者更可避免肝硬化失代償等嚴重并發癥,生存質量與常人無異。
2、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
治療時機對預后至關重要。未出現明顯肝纖維化時開始治療,肝臟損傷可逆性較高。若已進展至肝硬化階段,需同時監測門靜脈高壓等并發癥。患者年齡、合并脂肪肝或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是否嚴格遵醫囑用藥及定期復查,均會影響最終生存期。
日常需保持低脂高蛋白飲食,避免腌制及霉變食物;規律進行太極拳、散步等溫和運動;嚴格戒酒并控制體重;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HBV-DNA及超聲檢查。通過規范治療與科學管理,絕大多數患者能實現長期帶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