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炎可通過眼部檢查、癥狀評估、病史詢問、實驗室檢測、影像學檢查等方式診斷。角膜炎癥可能由細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外傷、隱形眼鏡佩戴不當等原因引起。
1、眼部檢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角膜病變程度,熒光素染色能顯示上皮缺損范圍。角膜知覺測試可評估神經功能,角膜厚度測量有助于判斷水腫程度。嚴重感染時需進行角膜刮片培養。
2、癥狀評估:典型表現為眼痛、畏光、流淚、視力下降。細菌性角膜炎常見黃綠色分泌物,病毒性多見樹枝狀潰瘍,真菌性病灶呈羽毛狀邊緣。疼痛程度與炎癥深度相關,深層角膜炎疼痛較輕但預后較差。
3、病史詢問:重點了解近期眼部外傷史、隱形眼鏡使用時長、游泳史等暴露因素。糖尿病患者需排查真菌感染,自身免疫疾病患者警惕周邊潰瘍性角膜炎。長期使用激素眼藥水者需排除繼發感染。
4、實驗室檢測:角膜刮片進行革蘭染色、吉姆薩染色可初步判斷病原體類型。PCR檢測適用于病毒性角膜炎診斷,真菌培養需要3-5天出結果。共聚焦顯微鏡能無創觀察真菌菌絲和棘阿米巴包囊。
5、影像學檢查:前段OCT可量化角膜基質層水腫情況,超聲生物顯微鏡能顯示后彈力層脫離。嚴重病例需進行角膜地形圖檢查評估散光程度,內皮鏡檢查用于排除免疫性角膜內皮炎。
預防角膜炎需注意眼部衛生,避免用手揉眼,游泳時佩戴護目鏡。隱形眼鏡使用者應嚴格遵循清洗流程,定期更換鏡片盒。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的胡蘿卜、菠菜,適度補充Omega-3脂肪酸有助于角膜修復。出現持續眼紅眼痛癥狀超過24小時應及時就診眼科,避免延誤治療導致角膜穿孔等嚴重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