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性眼外傷可能并發感染性眼內炎、交感性眼炎、外傷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眼球萎縮等嚴重問題,需通過藥物及手術干預降低致盲風險。
開放性傷口使病原體直接侵入玻璃體腔,可能與葡萄球菌、鏈球菌等細菌感染有關,表現為眼痛加劇、膿性分泌物增多。早期需玻璃體腔注射萬古霉素、頭孢他啶聯合地塞米松,嚴重時行玻璃體切割術。
受傷眼持續炎癥可能引發對側眼免疫反應,與T淋巴細胞異常激活相關,出現畏光、視力模糊等癥狀。需長期使用潑尼松、環孢素等免疫抑制劑,必要時進行睫狀體冷凍治療。
晶體囊膜破裂導致晶體蛋白變性混濁,常見于銳器穿透傷,表現為漸進性視力下降。待炎癥控制后可行超聲乳化吸除術聯合人工晶體植入。
眼內出血或炎癥反應阻塞房角,與虹膜前粘連、小梁網損傷有關,伴隨眼壓升高、頭痛。需使用噻嗎洛爾滴眼液、布林佐胺控制眼壓,頑固病例需行小梁切除術。
嚴重損傷導致睫狀體功能喪失,與長期低眼壓、視網膜脫離相關,表現為眼球體積縮小。晚期可考慮羥基磷灰石義眼臺植入術改善外觀。
傷后需每日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預防感染,避免揉眼及劇烈運動,定期復查眼壓及B超;飲食增加藍莓、胡蘿卜等富含花青素食物,促進視網膜修復;出現突發視力下降或眼紅加重時需24小時內急診處理。康復期可進行眼球轉動訓練,但禁止游泳等可能碰撞眼部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