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腺結石可能由唾液分泌減少、飲食習慣不當、口腔衛生不良、唾液腺導管結構異常、代謝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1、唾液分泌減少:長期脫水或服用抗膽堿能藥物會降低唾液分泌量,導致礦物質濃縮沉積。建議每日飲水1500-2000ml,咀嚼無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
2、飲食習慣不當:高鈣高磷飲食如奶制品、動物內臟等易形成結晶。減少食用豆腐、蝦皮等高嘌呤食物,增加柑橘類水果攝入可酸化唾液預防沉積。
3、口腔衛生不良:牙菌斑中的放線菌能分解唾液尿素形成磷酸鹽結晶。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日兩次,配合沖牙器清潔頜下腺導管開口區域。
4、唾液腺導管異常:先天性的導管狹窄或后天外傷導致的瘢痕收縮會影響唾液排出。導管擴張術或內鏡下取石適用于反復發作病例,可能與導管彎曲度過大、腺體囊腫等結構問題有關,通常表現為進食時腺體腫脹、導管口溢膿等癥狀。
5、代謝性疾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痛風患者尿酸鹽代謝異常。控制血尿酸水平需限制啤酒、海鮮攝入,碳酸氫鈉可堿化唾液,別嘌醇、非布司他等藥物調節嘌呤代謝。
預防唾液腺結石需保持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每日攝入維生素C含量高的獼猴桃、草莓等水果增強唾液抗菌性,進行面部按摩促進腺體排空。出現持續性頜下區腫痛或導管溢膿時應及時就診超聲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