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綜合征與盆腔炎可通過癥狀特點、體征差異、影像學檢查、實驗室指標、病理機制等方面進行鑒別。兩者在發病機制和臨床表現上存在明顯區別。
1、癥狀特點:盆腔淤血綜合征多表現為慢性下腹墜脹痛,月經期加重,性交后疼痛明顯;盆腔炎則以急性下腹痛為主,伴發熱、陰道分泌物增多。前者疼痛與體位變化相關,后者疼痛持續且進行性加重。
2、體征差異:盆腔淤血綜合征患者婦科檢查可見宮頸舉痛輕微,子宮附件區壓痛不明顯;盆腔炎患者宮頸舉痛顯著,子宮及附件區壓痛明顯,可能觸及炎性包塊。前者體位改變時疼痛減輕,后者體位改變無緩解。
3、影像學檢查:超聲檢查顯示盆腔淤血綜合征患者盆腔靜脈擴張迂曲,血流緩慢;盆腔炎患者可見輸卵管增粗、盆腔積液等炎癥表現。CT或MRI可進一步鑒別靜脈擴張與炎性滲出。
4、實驗室指標:盆腔淤血綜合征患者血常規通常正常;盆腔炎患者白細胞計數升高,C反應蛋白增高。宮頸分泌物培養在盆腔炎中可檢出病原體,而淤血綜合征結果為陰性。
5、病理機制:盆腔淤血綜合征屬于靜脈回流障礙性疾病,與靜脈瓣功能不全有關;盆腔炎是病原體上行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前者需改善靜脈回流,后者需抗感染治療。
日常護理需注意避免久站久坐,穿著醫用彈力襪可改善靜脈回流。急性期可嘗試局部熱敷緩解疼痛,但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飲食宜清淡,限制鈉鹽攝入,多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類水果。適度進行盆底肌鍛煉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環,推薦凱格爾運動或瑜伽中的橋式姿勢。癥狀持續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用藥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