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憩室直徑超過5厘米或引發反復尿路感染、排尿困難等癥狀時建議手術干預。
1、手術指征評估:
膀胱憩室是否需要手術主要取決于憩室大小和臨床癥狀。憩室直徑超過5厘米時,由于存在尿液滯留風險,容易導致反復尿路感染或結石形成。若憩室合并排尿困難、尿頻尿急等下尿路癥狀,或出現血尿、憩室內腫瘤等并發癥,需考慮手術治療。影像學檢查顯示憩室進行性增大或影響膀胱排空功能時,即使無癥狀也建議干預。
2、非手術治療管理:
直徑小于5厘米且無癥狀的憩室可定期隨訪,每6-12個月通過超聲或CT監測大小變化。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攝入,避免憋尿行為,減少咖啡因和酒精刺激。存在尿路感染時可選用喹諾酮類、頭孢類抗生素控制炎癥,配合中藥如金錢草顆粒輔助利尿。合并膀胱過度活動癥狀者可嘗試索利那新、托特羅定等藥物改善排尿功能。
3、手術方式選擇:
開放手術適用于巨大憩室或合并復雜尿路畸形病例,通過恥骨上切口完整切除憩室并修補膀胱壁。腹腔鏡手術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的優勢,適合多數原發性憩室患者。經尿道憩室頸切開術適用于頸口狹窄的單純性憩室,但存在復發風險。術中需同步處理合并的膀胱出口梗阻,如前列腺增生患者建議同期行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
術后需留置導尿管1-2周保障膀胱愈合,逐步恢復自主排尿功能。長期護理需保持每日飲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便秘和重體力勞動。飲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C增強尿路防御能力。建議術后3個月復查尿流動力學評估排尿功能,每年進行膀胱鏡檢查監測復發情況。合并慢性病患者需控制好基礎疾病,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預防尿路感染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