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甲狀腺功能減退可通過左甲狀腺素鈉替代治療、定期監測甲狀腺功能、調整飲食結構、心理行為干預、預防并發癥等方式治療。兒童甲減通常由先天性甲狀腺發育不良、碘缺乏、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下丘腦-垂體病變、藥物或放射線暴露等原因引起。
左甲狀腺素鈉是治療兒童甲減的核心藥物,需根據體重和年齡調整劑量,常用藥物包括優甲樂、雷替斯、加衡等。治療初期需每4-6周檢測血清TSH和FT4水平,穩定后每3-6個月復查。藥物需空腹服用,避免與豆制品、鐵劑、鈣劑同服影響吸收。
定期評估甲狀腺功能指標和生長發育參數,監測身高體重增速、骨齡、神經智力發育。學齡期兒童需額外關注注意力、記憶力等認知功能。出現劑量不足時表現為畏寒、便秘、生長遲緩,過量則可能出現心悸、多汗、消瘦等甲亢癥狀。
保證充足蛋白質攝入,每日推薦雞蛋、魚類、瘦肉等優質蛋白。適量增加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但橋本甲狀腺炎患兒需避免過量碘攝入。貧血患兒需補充動物肝臟、菠菜等富含鐵和葉酸的食物,必要時聯合維生素B12。
甲減患兒易出現情緒低落、反應遲鈍等表現,需通過認知行為訓練改善情緒管理能力。家長應避免過度保護,鼓勵參與集體活動促進社交能力。對于學習困難兒童,可采用多感官教學法配合記憶訓練,必要時尋求專業心理醫師指導。
長期未控制的甲減可能導致心肌損害、生長發育停滯等后果,青春期女孩需特別關注月經初潮延遲問題。先天性甲減患兒應篩查聽力障礙,定期進行心臟超聲和骨密度檢查。接種疫苗前需確保甲狀腺功能穩定,避免免疫應激反應。
兒童甲減治療需堅持終身隨訪,每日保證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游泳、跳繩促進代謝,冬季注意保暖避免體溫過低。飲食建議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限制精制糖和反式脂肪酸攝入,生長發育期每日補充400IU維生素D。出現不明原因體重驟增、學業成績持續下降或心率<60次/分時應及時復診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