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下疳初期通常表現為紅色丘疹或硬結,并非單純的紅點。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的典型皮損表現,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具有無痛性、邊界清晰、基底清潔等特點。
硬下疳的典型發展過程:
硬下疳初期為直徑約1-2厘米的圓形或橢圓形硬結,表面可呈暗紅色或古銅色,觸診時有軟骨樣硬度。7-10天后皮損中央發生壞死,形成邊緣隆起的無痛性潰瘍,潰瘍基底光滑呈肉紅色,表面有漿液性分泌物。硬下疳好發于外生殖器部位,男性多見于陰莖冠狀溝、包皮系帶,女性多見于大小陰唇、宮頸。
鑒別診斷要點:
需與生殖器皰疹、軟下疳等疾病鑒別。生殖器皰疹表現為群集性小水皰伴疼痛,軟下疳潰瘍邊緣不整齊且伴明顯觸痛。硬下疳的特征性表現為無痛性潰瘍伴局部淋巴結無痛性腫大,梅毒血清學試驗陽性可確診。硬下疳即使不治療也會在3-6周內自行愈合,但病原體仍會進入血液引起二期梅毒。
發現疑似硬下疳皮損應立即就醫,避免性生活防止傳染。治療需規范使用青霉素類藥物,性伴侶需同時接受檢查和治療。日常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治療期間避免飲酒,定期復查血清學指標直至轉陰。梅毒患者應篩查HIV等其他性傳播疾病,治愈后仍需隨訪2-3年以排除復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