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型脫發可通過非那雄胺、米諾地爾、螺內酯等藥物治療,通常由遺傳因素、雄激素水平異常、毛囊微小化、炎癥反應、精神壓力等因素引起。
1、抑制雄激素:
非那雄胺是5α-還原酶抑制劑,能降低頭皮二氫睪酮濃度,減緩毛囊萎縮。需持續用藥3-6個月見效,適用于前額及頭頂脫發。可能出現性功能障礙等副作用,停藥后可逆。
2、刺激毛囊生長:
米諾地爾通過擴張血管促進毛囊營養供給,2%或5%濃度溶液每日兩次涂抹。用藥4-8周可能出現暫時性脫發增多,持續使用6個月以上可見新生細軟毛發。
3、抗雄激素治療:
螺內酯作為醛固酮拮抗劑,能競爭性阻斷雄激素受體。適用于女性型脫發伴高雄癥狀,男性使用需監測血鉀水平。可與非那雄胺聯用增強療效。
4、控制炎癥反應:
酮康唑洗劑每周2-3次可減少馬拉色菌感染,緩解頭皮炎癥性脫發。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適用于斑禿急性期,需由醫生操作避免皮膚萎縮。
5、輔助營養支持:
生物素、鋅制劑等補充劑可改善毛干強度,但無法逆轉已萎縮毛囊。維生素D缺乏與脫發相關,檢測后適量補充有助于維持毛囊周期。
藥物治療需配合低糖飲食減少皮脂分泌,適當有氧運動調節雄激素水平。避免過度燙染及牽拉頭發,選擇溫和洗發產品。若持續脫發超過1年或伴有頭皮紅腫疼痛,建議皮膚科進行毛囊鏡檢評估毛囊存活率。植發手術適用于藥物無效且脫發穩定的情況,包括FUE毛囊單位提取術和FUT條狀取材術兩種主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