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通過控制體重、調整飲食結構、限制飲酒、規律運動、定期監測肝功能等方式干預。該疾病通常由胰島素抵抗、脂質代謝異常、氧化應激、腸道菌群紊亂、遺傳易感性等因素引起。
1、減重管理:超重或肥胖是核心誘因,建議通過每日熱量缺口500-750千卡實現3-6個月內減重7%-10%。避免極低熱量飲食,每周減重不超過1.5公斤。腰圍男性需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控制在85厘米以下。
2、膳食調整: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選擇全谷物、深色蔬菜。限制果糖攝入,避免含糖飲料,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脂。增加三文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3、戒酒建議:即使少量酒精也會加重肝臟炎癥,建議完全戒斷。合并酒精使用障礙者需尋求專業戒酒幫助,必要時采用納曲酮等藥物輔助治療。
4、運動處方: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結合抗阻訓練每周2次。避免久坐,每30分鐘起身活動3分鐘。肝功能異常者需避免劇烈運動。
5、醫學監測:每3-6個月檢測ALT、AST、GGT等指標,超聲檢查每年1次。合并糖尿病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壓患者血壓目標值<130/80mmHg。
患者需建立長期健康管理計劃,每日保證7-8小時睡眠,補充維生素E400IU/日可能改善炎癥。避免使用對肝臟有潛在損傷的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合并肝硬化者需每6個月進行肝癌篩查,出現乏力加重、腹脹等癥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