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腎囊腫是腎臟常見的囊性病變,可能由腎小管憩室、遺傳因素、感染、尿路梗阻、衰老退化等原因引起,通常通過超聲監測、穿刺引流、腹腔鏡手術等方式干預。
1、腎小管憩室:腎小管上皮細胞異常增生形成封閉囊腔,囊液積聚導致單純性囊腫。多數無臨床癥狀,直徑<4cm且無壓迫時無需治療,建議每6-12個月復查超聲監測變化。
2、遺傳因素:常染色體顯性多囊腎病ADPKD患者雙腎多發囊腫,與PKD1/PKD2基因突變有關。可能出現高血壓、血尿、腎功能下降,需控制血壓氨氯地平、纈沙坦、延緩腎病進展。
3、感染相關:腎盂腎炎或結核可能導致炎性囊腫,囊壁增厚伴鈣化。患者常有腰痛發熱,需抗感染治療左氧氟沙星、異煙肼,復雜性囊腫需經皮引流。
4、尿路梗阻:結石或狹窄致腎盞擴張形成腎盂旁囊腫。典型表現為腰部脹痛、排尿異常,解除梗阻后囊腫可消退,必要時行輸尿管支架置入或碎石術。
5、衰老退化:50歲以上人群檢出率超20%,腎實質萎縮形成皮質囊腫。通常為良性過程,避免劇烈運動防止破裂,合并出血時需臥床止血維生素K、氨甲環酸。
日常需限制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海鮮預防尿酸結晶,適度進行游泳、快走等低沖擊運動。出現持續腰痛、血尿或囊腫直徑>5cm時應就診泌尿外科,復雜性囊腫可選擇超聲引導硬化治療或腹腔鏡去頂減壓術,術后定期檢測腎功能和血壓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