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周炎無法自愈。該疾病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需專業治療干預才能控制病情發展。
一、疾病特點與分期:
慢性牙周炎主要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早期階段癥狀較輕,僅出現牙齦炎癥;中期可見牙周袋深度增加伴輕微牙齒松動;晚期會出現明顯牙齒移位、咀嚼無力甚至牙齒脫落。疾病進展與口腔衛生狀況、全身健康因素密切相關。
二、專業治療措施:
基礎治療包括齦上潔治術和齦下刮治術清除菌斑結石,配合局部使用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或氯己定含漱液控制感染。中重度患者需接受牙周翻瓣術、引導性組織再生術等手術治療。伴有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者需同步控制全身因素。
三、日常護理要點:
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間隙刷清潔鄰面,每半年接受專業潔牙。戒煙限酒,控制血糖血壓在正常范圍。增加維生素C和鈣質攝入,避免過硬食物刺激牙齦。定期牙周復查可監測附著喪失程度,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患者需建立長期口腔健康管理意識,每日早晚采用改良Bass刷牙法配合牙線徹底清潔牙面,選用含氟牙膏增強牙體抗齲能力。餐后使用沖牙器清除食物殘渣,避免碳酸飲料及高糖飲食。建議每季度進行牙周探診檢查,每年拍攝根尖片評估骨吸收情況。適度進行咀嚼肌功能訓練,如叩齒運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將糖化血紅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壓患者血壓應低于140/90mmHg。通過醫患協作的個性化維護方案,多數患者可實現牙周組織狀態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