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中毒的表現可從輕度刺激癥狀到嚴重器官損傷不等,通常由短期高濃度暴露或長期低劑量接觸引起。癥狀發展按嚴重程度分為黏膜刺激、呼吸系統反應、神經系統異常、血液系統損害及多器官功能障礙。
1、黏膜刺激:甲醛直接刺激眼結膜、鼻黏膜和咽喉部,表現為眼紅流淚、鼻癢打噴嚏、咽喉燒灼感。接觸低濃度甲醛時癥狀可能短暫,脫離環境后緩解。建議立即開窗通風并用生理鹽水沖洗眼部。
2、呼吸系統:吸入甲醛氣體后出現咳嗽、胸悶、聲音嘶啞,嚴重時引發喉頭水腫或化學性肺炎。長期暴露可能導致支氣管哮喘,肺功能檢查可見氣道高反應性。需轉移至空氣新鮮處,必要時進行霧化治療。
3、神經系統:頭痛頭暈、乏力嗜睡是常見中樞神經癥狀,濃度超過1mg/m3時可能出現共濟失調或意識模糊。職業暴露者常見記憶力減退,這與甲醛干擾神經元代謝有關。急性中毒需靜脈注射葡萄糖和維生素B族。
4、血液系統:甲醛作為造血系統毒物,可導致白細胞減少、血小板降低,長期接觸增加白血病風險。骨髓穿刺可見造血抑制,外周血涂片發現異型淋巴細胞。臨床使用利可君、鯊肝醇等升白細胞藥物。
5、多器官損害:重度中毒時出現代謝性酸中毒、肝功能異常ALT升高和蛋白尿,提示多器官功能衰竭。需血液凈化治療,同時監測心肌酶譜和肌酐水平。尸檢病例常見肺水腫和腦水腫病理改變。
甲醛中毒的預防重于治療,新裝修環境應保持通風3-6個月,使用活性炭和綠植輔助吸附。職業接觸者需佩戴防毒面具,定期進行血常規和肺功能檢查。出現持續咳嗽、不明原因貧血或肝功能異常時,建議完善尿中甲酸濃度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