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癌不會通過日常接觸傳染給他人。肝癌本身屬于非傳染性疾病,其發生與病毒感染、肝硬化、黃曲霉毒素暴露等因素相關。
1、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肝癌主要致病因素。這兩種病毒可通過血液、母嬰或性接觸傳播,但肝癌病變組織本身不具備傳染性。預防重點在于接種乙肝疫苗、避免高危性行為和使用消毒不嚴的醫療器械。
2、肝硬化進展:長期酒精性肝病或脂肪肝導致的肝硬化可能惡變為肝癌。此類病例無傳染風險,但需控制飲酒量,每日男性不超過25克酒精,女性不超過15克。合并腹水患者需限制鈉鹽攝入至每日2克以下。
3、黃曲霉毒素暴露:食用霉變谷物產生的黃曲霉毒素是明確致癌物。該毒素通過消化道吸收后損傷肝細胞DNA,但不會人際傳播。日常需避免食用霉變花生、玉米等食物,儲存糧食保持干燥通風。
4、代謝性疾?。悍蔷凭灾拘愿尾AFLD可能進展為肝癌,與肥胖、胰島素抵抗相關。建議BMI超過23者通過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150分鐘,配合地中海飲食控制病情發展。
5、遺傳易感性:約10%肝癌患者存在家族聚集現象,與遺傳代謝缺陷有關。直系親屬應定期進行肝臟超聲和甲胎蛋白篩查,高危人群每6個月檢查一次。
肝癌患者護理需保證每日每公斤體重1.2-1.5克優質蛋白攝入,優先選擇魚肉、豆制品。出現肝性腦病前兆時限制蛋白至每日40克以下。疼痛管理可選用對乙酰氨基酚,避免使用布洛芬等非甾體抗炎藥。終末期患者建議進行舒緩療護,通過音樂療法、按摩等方式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