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耳鳴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改善微循環藥物、營養神經藥物及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體用藥方案需結合病因和個體情況制定。
一、改善微循環藥物:
銀杏葉提取物能增加耳蝸血流量,緩解內耳缺血狀態;倍他司汀通過調節內耳毛細血管通透性減輕水腫;尼莫地平作為鈣拮抗劑可擴張血管。這類藥物適用于血管因素導致的耳鳴,需持續用藥2-3個月觀察效果,用藥期間需監測血壓變化。
二、營養神經藥物:
甲鈷胺可促進神經髓鞘修復,改善聽覺傳導功能;維生素B12注射液能維持神經纖維完整性;胞磷膽堿鈉通過促進卵磷脂合成修復受損神經細胞。對于長期耳鳴伴聽力下降者,建議聯合微循環藥物使用,治療周期通常不少于1個月。
三、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突發性耳聾伴耳鳴急性期可短期使用潑尼松口服或地塞米松鼓室注射,通過抗炎作用減輕內耳水腫。激素治療需嚴格把握適應癥,糖尿病、高血壓患者需謹慎使用,療程一般控制在7-10天,用藥期間需定期復查血糖和電解質。
日常需避免接觸噪音環境,保證每日7-8小時睡眠,控制咖啡因攝入量每日不超過200毫克。飲食可增加深海魚、核桃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配合太極拳、八段錦等舒緩運動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突發耳鳴超過72小時或伴隨眩暈、聽力驟降時需立即就診,慢性耳鳴患者建議每月進行純音測聽和聲導抗檢查跟蹤病情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