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可能由淋球菌感染引起,可通過抗生素治療、局部護理、并發癥預防、伴侶同治、定期復查等方式控制。淋球菌感染通常表現為尿道膿性分泌物、排尿疼痛等癥狀,可能引發盆腔炎、不孕不育等并發癥。
淋球菌主要侵襲泌尿生殖系統黏膜,男性常見尿道口紅腫伴黃色膿性分泌物,排尿時灼痛感明顯。女性可能出現宮頸充血及陰道異常分泌物,約50%女性感染者初期癥狀輕微易被忽視。未治療者可能發展為尿道狹窄或慢性前列腺炎。
女性感染者中20%會發展為盆腔炎性疾病,輸卵管粘連可能導致宮外孕或不孕。男性可能并發附睪炎,出現陰囊腫脹疼痛。淋球菌逆行感染可破壞輸卵管纖毛功能,不孕風險增加3-5倍。
1%-3%患者會發生播散性淋球菌感染,表現為發熱、關節炎及皮膚膿皰。關節受累常見于膝、腕等大關節,滑液中可檢出革蘭陰性雙球菌。新生兒經產道感染可能引發化膿性結膜炎。
疾病污名化導致患者出現焦慮抑郁傾向,部分人群因害怕歧視延誤就醫。性伴侶隱瞞可能造成重復感染,婚姻關系破裂案例占比達38%。建議在規范治療同時接受心理咨詢。
淋球菌對環丙沙星耐藥率超90%,當前推薦頭孢曲松聯合阿奇霉素方案。治療失敗者需做藥敏試驗,極少數耐藥菌株需使用厄他培南。定期監測區域耐藥譜對用藥指導至關重要。
日常需避免辛辣食物刺激泌尿系統,增加飲水促進細菌排出。治療期間禁止性行為直至復查轉陰,內衣需煮沸消毒。推薦游泳、瑜伽等低強度運動增強免疫力,合并盆腔炎者可嘗試熱敷緩解疼痛。出現視力模糊、持續關節腫痛等異常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