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瘙癢抓撓后出現風團可通過冷敷止癢、避免刺激、保濕修復、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等方式緩解。該癥狀通常由皮膚干燥、過敏反應、蕁麻疹、接觸性皮炎、膽堿能性蕁麻疹等原因引起。
1、冷敷鎮靜:用冷毛巾或冰袋包裹敷于患處10分鐘,低溫能收縮毛細血管減輕紅腫瘙癢。避免直接冰敷防止凍傷,可配合爐甘石洗劑外用增強止癢效果。
2、隔絕刺激:穿著純棉寬松衣物減少摩擦,暫停使用含酒精、香精的護膚品。洗澡水溫控制在37℃以下,避免使用堿性肥皂,清潔后3分鐘內涂抹含神經酰胺的保濕霜。
3、抗過敏治療:口服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第二代抗組胺藥,配合外用苯海拉明軟膏。風團持續超過6周需排查過敏原,常見致敏源包括花粉、塵螨、海鮮等。
4、急癥處理:伴有呼吸困難或面部腫脹時立即就醫,可能需注射地塞米松等糖皮質激素。壓力性蕁麻疹患者需避免劇烈運動,膽堿能性蕁麻疹應減少辛辣食物攝入。
5、慢性管理:反復發作患者可進行血清IgE檢測,紫外線療法對部分慢性蕁麻疹有效。中醫建議飲用防風通圣散,避免熬夜等降低免疫力的行為。
日常增加Omega-3脂肪酸攝入如三文魚、亞麻籽油,補充維生素C增強皮膚屏障。選擇低強度運動如游泳、瑜伽,避免出汗過多誘發瘙癢。夜間瘙癢明顯者可睡前服用羥嗪,保持臥室濕度在50%-60%減少皮膚水分蒸發。記錄每日飲食接觸物有助于識別潛在過敏原,合并濕疹患者需長期使用醫用凡士林護理。癥狀持續不緩解或伴隨發熱需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