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發作屬于焦慮癥的一種表現形式,醫學上稱為驚恐障礙。兩者存在從屬關系,但并非完全等同。
焦慮癥包含廣泛性焦慮障礙、社交恐懼癥、特定恐懼癥等多種類型,而驚恐障礙以反復出現的突發性強烈恐懼為特征。典型表現為無明顯誘因下突然出現心悸、出汗、顫抖等軀體癥狀,伴隨瀕死感或失控感,發作通常持續5-20分鐘。這種急性發作需與日常焦慮情緒區分,后者往往存在明確壓力源且程度較輕。
診斷驚恐障礙需滿足每月至少一次不可預測的發作,且發作后持續擔憂再次發作或出現行為改變。部分患者會發展為場所恐懼癥,因害怕發作而回避特定場景。治療需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干預,常用藥物包括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苯二氮?類藥物等。早期干預可顯著改善預后,約70%患者經規范治療癥狀明顯緩解。
日常護理需建立規律作息,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攝入咖啡因、酒精等刺激性物質。每周進行3-5次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配合腹式呼吸訓練可降低自主神經興奮性。建議記錄發作誘因與應對策略,參加正念減壓課程。家屬應避免過度關注癥狀,以平和態度協助患者執行治療計劃,突發時可引導其通過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緩解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