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活檢前需完成腸道準備、調整飲食、暫停藥物、評估身體狀況及簽署知情同意書五項核心準備。
1、腸道準備:
需在檢查前1-3天開始低渣飲食,檢查前夜服用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等滲透性瀉劑清潔腸道。腸道清潔度直接影響活檢準確性,排便至無固體殘渣且呈清水樣為達標標準。糖尿病患者需監測血糖,老年人注意防跌倒。
2、飲食調整:
檢查前24小時禁食紅色食物及乳制品,避免殘留影響視野。可進食米湯、藕粉等無渣流質,檢查前8小時完全禁食。高血壓患者晨間降壓藥可用少量清水送服,但需提前告知醫生用藥情況。
3、藥物管理:
抗凝藥如華法林需提前5-7天停用,改用低分子肝素橋接治療。鐵劑、活性炭等影響觀察的藥物需暫停3天。必須服用的心血管藥物需經醫生評估,胰島素使用者需調整劑量方案。
4、健康評估:
需完善血常規、凝血功能及傳染病篩查。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者需麻醉科會診,妊娠期婦女非緊急情況應推遲檢查。活動性消化道出血患者需先穩定生命體征。
3、知情同意:
醫生需說明活檢必要性及可能風險,包括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患者應了解病理檢查的局限性,部分病變可能需要二次活檢。特殊體質或過敏史需重點標注在同意書中。
活檢后2小時內禁食禁水,之后從溫涼流質逐漸過渡到軟食。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纖維食物3天,禁止劇烈運動1周。出現持續腹痛、便血或發熱需立即就醫。建議1月內避免長途旅行,定期隨訪病理結果。腸道功能恢復期間可補充雙歧桿菌等益生菌,保持作息規律有助于黏膜修復。高血壓患者需加強血壓監測,糖尿病患者注意預防低血糖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