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缺氧可通過胎心監護、超聲檢查、胎動監測及生物物理評分綜合確診。
1、胎心監護:
胎心監護是判斷胎兒缺氧的常用方法,通過監測胎心率變化評估胎兒狀態。正常胎心率為每分鐘110-160次,若出現胎心過速、過緩或變異減少,可能提示缺氧。胎心監護需結合宮縮情況分析,宮縮時胎心率短暫下降屬于正常現象,但持續性減速需警惕缺氧可能。胎心監護通常需持續20-40分鐘,必要時延長監測時間或重復檢查。
2、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可觀察胎兒血流動力學變化,臍動脈血流頻譜測定是重要指標。臍動脈舒張末期血流缺失或反向提示胎盤功能不良,胎兒缺氧風險顯著增加。超聲還能評估羊水量,羊水過少可能伴隨慢性缺氧。多普勒超聲可檢測大腦中動脈血流,胎兒缺氧時可能出現"腦保護效應",表現為該區域血流代償性增加。
3、胎動監測與生物物理評分:
孕婦自我監測胎動是篩查缺氧的簡便方法。正常胎動每小時3-5次,若12小時內胎動少于10次或較平時減少50%以上需及時就醫。生物物理評分綜合評估胎動、肌張力、呼吸運動、羊水量及胎心反應,滿分10分,≤4分提示胎兒窘迫。該評分結合超聲與胎心監護結果,能提高診斷準確性。
孕婦應保持左側臥位改善胎盤供血,每日固定時間計數胎動,餐后1小時胎動較活躍便于觀察。避免長時間仰臥或劇烈運動,室內保持空氣流通。飲食注意補充鐵質和優質蛋白,如瘦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等,預防貧血導致的供氧不足。出現胎動異常或陰道流血等征兆時需立即就醫,不可延誤。定期產檢對及時發現胎兒缺氧至關重要,尤其妊娠晚期應增加監護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