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不出來感覺堵塞可能由前列腺增生、尿道結石、膀胱功能障礙、神經源性膀胱、尿道狹窄等原因引起,可通過藥物治療、手術干預、導尿處理、行為訓練、物理治療等方式緩解。
中老年男性常見病因,增大的前列腺壓迫尿道導致排尿困難。可能與雄激素水平變化、細胞增殖失衡有關,常伴隨尿頻、夜尿增多。輕癥可通過特拉唑嗪、坦索羅辛等α受體阻滯劑緩解,重癥需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治療。
結石卡頓在尿道引發機械性梗阻,突發排尿中斷伴劇烈疼痛。與水分攝入不足、高尿酸血癥相關。直徑小于6mm的結石可嘗試多飲水配合坦索羅辛藥物排石,較大結石需采用尿道鏡碎石術取出。
膀胱逼尿肌收縮無力或過度活動導致排尿困難,常見于糖尿病患者或長期憋尿人群。表現為尿流細弱、排尿費力。行為訓練如定時排尿、盆底肌鍛煉可改善癥狀,必要時使用索利那新調節膀胱功能。
中樞或周圍神經損傷導致膀胱-尿道協調障礙,多見于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患者。可能合并尿失禁或尿潴留,需間歇導尿配合托特羅定等藥物控制,嚴重者需行膀胱擴大成形術。
外傷或反復感染引發的尿道瘢痕攣縮,排尿時尿線分叉、射程縮短。尿道擴張術是主要治療手段,復雜狹窄需尿道成形術重建。日常需保持會陰清潔,避免騎跨傷等二次損傷。
每日飲水保持在2000ml以上,避免攝入酒精及辛辣食物。凱格爾運動有助于增強盆底肌力量,溫水坐浴可緩解局部不適。出現發熱、血尿或完全無法排尿時需立即就醫,長期排尿困難可能引發腎積水等嚴重并發癥。建議記錄排尿日記幫助醫生評估病情,超聲檢查可明確殘余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