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潛伏期通常為2-10年,具體時間與個體免疫狀況有關。潛伏期內病毒持續復制但無明顯癥狀,需通過檢測確認感染狀態。
一、潛伏期定義與影響因素:
潛伏期指從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到出現艾滋病相關臨床癥狀的時間。病毒載量、感染者年齡、基礎疾病等因素均會影響潛伏期長短。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潛伏期可能縮短至2-3年,部分免疫功能健全的感染者可達15年以上未發病。
二、潛伏期三個階段特征:
急性感染期約2-4周,可能出現發熱、皮疹等非特異癥狀;無癥狀期持續數年,外周血CD4+T淋巴細胞逐漸下降;艾滋病前期出現持續性淋巴結腫大、體重下降等征兆。病毒在潛伏期仍具傳染性,需堅持安全性行為。
定期檢測CD4細胞計數和病毒載量是監測病情的關鍵。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蛋白質與維生素;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增強體質;避免吸煙飲酒等損害免疫力的行為。感染者需遵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通過規范用藥可有效延長潛伏期,維持正常生活狀態。社會支持與心理疏導對改善預后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