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太陽對皮膚有一定好處,但需注意控制時間和強度。適度陽光照射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幫助鈣吸收,同時改善部分皮膚問題。
陽光中的紫外線B波段可刺激皮膚合成維生素D,該物質對骨骼健康和免疫調節至關重要。對于銀屑病、濕疹等慢性皮膚病患者,醫生可能建議進行光療,原理與自然陽光照射類似。紫外線還具有殺菌作用,能減少皮膚表面某些致病微生物。
過度暴曬會導致皮膚曬傷、光老化甚至增加皮膚癌風險。紫外線A波段能穿透真皮層,破壞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導致皺紋、松弛等早衰現象。長期日曬還可能誘發日光性角化病等癌前病變。建議選擇紫外線強度較弱的時段如上午10點前、下午4點后進行日曬,單次不超過30分鐘。
外出前30分鐘應涂抹廣譜防曬霜,優先選擇SPF30以上、PA+++產品。佩戴寬檐帽、太陽鏡等物理防曬措施同樣重要。易曬傷人群可選擇UPF50+防曬衣。日常飲食多攝入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如獼猴桃、堅果等,有助于減輕光損傷。皮膚敏感者日曬后可用冷藏蘆薈膠舒緩,出現紅腫脫皮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