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臍動脈通常在孕中期通過超聲檢查即可發現。
單臍動脈是指胎兒臍帶中僅有一條動脈和一條靜脈,屬于臍帶發育異常。正常情況下臍帶應包含兩條動脈和一條靜脈。這一結構異常在孕18-24周的系統超聲篩查中檢出率較高,此時胎兒器官發育較完善,超聲影像清晰度提升。部分案例可能在孕早期11-14周的NT檢查中初現端倪,但確診仍需結合中后期檢查。
1、超聲檢查時機與特征:
孕11-14周NT檢查時,經驗豐富的超聲醫師可能通過臍帶橫斷面觀察到血管數量異常,但此時臍帶較細,容易誤判。孕18-24周系統篩查時,超聲可清晰顯示臍帶內血管走行,采用彩色多普勒能準確辨別動脈數量。典型表現為臍帶橫切面呈"呂"字形結構缺失,僅見兩個圓形管腔。部分醫療機構會建議在孕28-32周進行生長超聲復查,觀察是否合并胎兒生長受限。
2、臨床處理與監測重點:
單純性單臍動脈不伴其他結構異常時,多數胎兒預后良好,但需排除染色體異常風險。建議進行無創DNA檢測或羊水穿刺,尤其當合并超聲軟指標異常時。孕期需加強胎兒生長監測,每4周評估胎兒腹圍、體重增長曲線。若出現生長遲緩,需考慮胎盤功能不全可能,必要時提前終止妊娠。分娩時建議選擇具備新生兒搶救能力的醫療機構,因單臍動脈胎兒可能面臨產時缺氧風險。
確診單臍動脈后,孕婦應保持每日胎動計數,每周至少3次,發現異常及時就診。飲食需保證優質蛋白攝入,如魚肉、禽蛋、豆制品等,每日蛋白質總量不低于80克。適量補充富含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魚、亞麻籽,促進胎兒神經發育。避免長時間仰臥位,建議左側臥位改善胎盤血流。每周進行3-5次低強度有氧運動,如孕婦瑜伽、散步等,每次不超過30分鐘。定期監測血壓、血糖,預防妊娠期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并發癥。產后需對新生兒進行詳細體格檢查,重點關注泌尿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發育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