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角炎是否具有傳染性取決于具體病因,真菌或細菌感染性口角炎可能通過接觸傳播,而營養缺乏或物理刺激導致的口角炎通常不傳染。
1、感染性傳播:
白色念珠菌或鏈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具有傳染性,可通過共用餐具、親吻等直接接觸傳播。患者嘴角可能出現糜爛、滲出黃色分泌物,需避免與他人共用物品。
2、營養缺乏型:
維生素B2或鐵缺乏導致的口角炎表現為對稱性皸裂,無滲出物。這類非感染性口角炎不具傳染性,可通過補充動物肝臟、深綠色蔬菜改善。
3、物理刺激因素:
長期舔唇、佩戴義齒摩擦引發的機械性口角炎屬于局部炎癥反應,不會傳染他人。建議使用凡士林保濕,避免反復刺激嘴角皮膚。
4、過敏反應型:
接觸牙膏、唇膏等過敏原導致的接觸性口角炎屬于變態反應性疾病,無傳染風險。需排查過敏原并更換低敏護理產品。
5、混合病因鑒別:
糖尿病或免疫低下患者可能合并感染與非感染因素,需通過真菌鏡檢鑒別。保持血糖穩定、增強免疫力可降低復發風險。
日常需區分病因針對性處理,感染性口角炎患者應單獨使用毛巾餐具。均衡攝入瘦肉、雞蛋、全谷物等富含B族維生素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飲食。保持口腔清潔后涂抹醫用羊毛脂軟膏,長期不愈需排查系統性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