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可能引起關節疼痛,但這種情況較為少見。蕁麻疹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風團或血管性水腫,關節疼痛通常不是其典型癥狀。
蕁麻疹的發病機制與組胺等炎癥介質釋放有關,這些介質可能導致血管擴張和局部水腫。在少數情況下,炎癥反應可能波及關節周圍組織,引發短暫性關節不適或疼痛。這類關節癥狀往往伴隨蕁麻疹發作出現,持續時間較短,隨著蕁麻疹緩解而消失。
若蕁麻疹患者出現持續關節疼痛,需考慮其他共病情況。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性關節炎等可能同時表現為蕁麻疹樣皮疹和關節癥狀。感染性疾病如病毒性肝炎、鏈球菌感染等也可能引發類似表現。藥物過敏反應在導致蕁麻疹的同時,少數情況下會伴隨血清病樣反應,出現關節腫痛。
對于蕁麻疹伴隨關節疼痛的患者,建議記錄癥狀發作時間、持續時間及誘發因素。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有助于減少皮膚刺激。飲食方面需注意避免已知過敏食物,如海鮮、堅果等易致敏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C和鈣質可能有助于緩解過敏癥狀。適度進行低強度運動如散步、游泳等,但急性發作期應避免劇烈運動加重關節負擔。若關節疼痛持續超過24小時或伴有發熱、晨僵等癥狀,需及時就醫排查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