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角爛可通過紅霉素軟膏、阿昔洛韋乳膏、復方酮康唑軟膏等藥物治療,通常由維生素缺乏、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皰疹病毒感染、過敏反應等原因引起。
細菌感染導致的嘴角潰爛可局部涂抹紅霉素軟膏。該藥物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發揮作用,適用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陽性菌感染。使用時需清潔患處后薄涂,避免接觸口腔黏膜。伴隨癥狀可能包括局部紅腫、滲出黃色分泌物。
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角炎需使用阿昔洛韋乳膏。該藥物能干擾病毒DNA復制,對單純皰疹病毒1型效果顯著。早期出現簇集性小水泡時及時用藥,可能與免疫力下降有關。典型癥狀為灼熱感后出現透明水皰。
真菌性口角炎建議使用含酮康唑的抗真菌藥膏。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見于長期使用抗生素或糖尿病患者,表現為邊緣清晰的糜爛面伴白色偽膜。復方制劑中的丙酸氯倍他索可緩解局部炎癥反應。
維生素B2或B12缺乏需口服復合維生素制劑。核黃素缺乏可致口角蒼白、裂隙,常伴隨舌炎癥狀。動物肝臟、蛋奶等富含B族維生素的食物應增加攝入。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更易出現營養缺乏性口角炎。
接觸性過敏反應需停用致敏物質并涂抹氫化可的松軟膏。牙膏、唇膏等日化產品中的香料或防腐劑可能是誘因,表現為突發性紅腫瘙癢。嚴重者可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日常護理需保持口周皮膚清潔干燥,避免舔舐嘴角。飲食注意補充瘦肉、深綠色蔬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過敏體質者應記錄飲食日記排查致敏源。癥狀持續超過1周或出現化膿性感染時需就醫,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冬季可使用凡士林預防口角干裂,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