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顫可通過心電圖檢查、癥狀觀察、脈搏自測、動態心電監測、心臟超聲等方式確診。房顫通常由高血壓、冠心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心臟瓣膜病、酗酒等因素引起。
標準12導聯心電圖是診斷房顫的金標準,能捕捉到典型的心電特征如P波消失、f波出現、RR間期絕對不規則。發作間歇期可能需結合24小時動態心電圖提高檢出率。心臟電生理檢查可進一步明確異常電信號起源。
房顫常見癥狀包括突發心悸、脈搏強弱不等、運動耐量下降,部分患者伴隨胸悶或頭暈。約25%患者無明顯癥狀,稱為無癥狀性房顫。癥狀發作時記錄發作時間與誘因有助于醫生判斷。
用食指中指按壓橈動脈60秒,感受節律是否絕對不齊、脈搏強弱波動。正常心率60-100次/分鐘且節律規整,房顫患者脈搏常快慢不一。該方法特異性約70%,不能替代專業檢查。
對于陣發性房顫,24-72小時Holter監測可提高診斷率。新型植入式心電記錄儀能連續監測3年,適用于發作頻率低但高風險患者。智能手機心電監測配件可作為篩查輔助工具。
經胸超聲心動圖能評估左心房大小、心室功能及血栓風險,經食道超聲對左心耳血栓檢出率更高。合并心臟瓣膜病變時可見瓣膜反流或狹窄,甲亢患者可能伴有心輸出量增高。
日常需控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5克,避免飲用濃茶咖啡等刺激性飲料,推薦快走、游泳等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周150分鐘。血壓血糖監測應每周2-3次,服用華法林者需定期檢測INR值。突發持續胸痛或意識改變需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