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脹氣疼痛可通過多潘立酮、鋁碳酸鎂、復方消化酶等藥物緩解,通常由飲食不當、胃腸功能紊亂、胃酸分泌異常、慢性胃炎、胃潰瘍等因素引起。
1、促胃動力藥:多潘立酮通過增強胃蠕動促進排空,適用于胃輕癱或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脹氣。莫沙必利選擇性刺激5-HT4受體,改善餐后飽脹感。這類藥物需餐前15-30分鐘服用,避免與抗膽堿藥同用。
2、胃黏膜保護劑:鋁碳酸鎂可中和胃酸并形成保護層,對膽汁反流性胃炎效果顯著。硫糖鋁在潰瘍面形成屏障,需咀嚼后空腹服用。長期使用需監測血鋁濃度,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3、消化酶制劑:復方消化酶含胰酶、胃蛋白酶等,能分解蛋白質和脂肪,緩解暴飲暴食后的腹脹。米曲菌胰酶片更適合慢性胰腺炎患者,建議隨餐服用,避免與過熱食物同服。
4、抑酸藥物:奧美拉唑通過抑制質子泵減少胃酸分泌,適用于胃潰瘍伴隨的脹痛。雷尼替丁作為H2受體拮抗劑起效更快,但長期使用可能引起維生素B12缺乏。抑酸藥療程一般不超過8周。
5、解痙止痛藥:匹維溴銨選擇性作用于消化道平滑肌,能緩解腸易激綜合征導致的脹氣疼痛。顛茄片含莨菪堿成分,適用于痙攣性疼痛,青光眼患者禁用。解痙藥不宜連續使用超過3天。
調整飲食結構對緩解癥狀具有基礎作用,建議采用低FODMAP飲食,限制豆類、洋蔥等產氣食物。每日進行30分鐘步行或腹部按摩可促進腸蠕動,餐后采取左側臥位有助于減少胃食管反流。癥狀持續超過兩周或出現嘔血、黑便時需進行胃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