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大腺膿腫主要由細菌感染、腺管阻塞、免疫力下降、局部衛生不良及性傳播疾病等因素引起。
1、細菌感染:
前庭大腺膿腫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感染,致病菌多為葡萄球菌、鏈球菌或大腸桿菌等。這些細菌可通過外陰皮膚微小破損或尿道口逆行感染腺體,導致腺管及周圍組織化膿性炎癥。急性期表現為局部紅腫熱痛,嚴重時可形成波動性膿腫。
2、腺管阻塞:
前庭大腺導管因分泌物黏稠、先天狹窄或機械性壓迫導致引流不暢時,分泌物積聚易繼發感染。長期慢性炎癥刺激可能引發導管上皮化生,進一步加重阻塞。這種情況常見于反復發作的前庭大腺囊腫繼發感染。
3、免疫力下降:
糖尿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者,其局部防御功能減弱,更易發生前庭大腺感染。妊娠期女性因激素變化導致腺體分泌增多,同時免疫功能調整,也是高危人群。
4、局部衛生不良:
外陰清潔不足、經期衛生用品更換不及時或穿著透氣性差的化纖內褲,可能破壞局部微環境平衡。潮濕悶熱環境利于細菌繁殖,增加腺管感染風險。過度清洗或使用堿性洗劑同樣可能損傷黏膜屏障。
3、性傳播疾病:
淋病奈瑟菌或衣原體感染可能引發前庭大腺化膿性炎癥。這類病原體通過性接觸傳播至腺體開口,沿導管上行感染。患者常伴有尿道炎或宮頸炎癥狀,需同步進行病原學檢測和治療。
預防前庭大腺膿腫需保持外陰清潔干燥,選擇棉質透氣內褲并每日更換。經期建議每2-4小時更換衛生巾,避免使用含香精的護理產品。日常可溫水坐浴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但出現硬結或疼痛時應及時就醫。飲食上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鋅元素,增強黏膜修復能力。急性期需暫停性生活,治愈后同房前后注意清潔。反復發作者建議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