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粉過敏可通過觀察典型癥狀、皮膚點刺試驗、血清IgE檢測、鼻黏膜激發試驗、日常接觸記錄等方式檢測。
1、癥狀觀察:花粉過敏常見表現為陣發性噴嚏、清水樣鼻涕、鼻眼瘙癢。癥狀多集中在花粉季戶外活動后出現,脫離過敏原環境可緩解。建議記錄癥狀發作時間、頻率與場所,為醫生診斷提供依據。
2、皮膚試驗:皮膚點刺試驗將花粉提取液滴于前臂,用特制針頭輕刺表皮。15分鐘后觀察局部是否出現紅暈、風團等速發型超敏反應。該方法靈敏度達90%,但需停用抗組胺藥3天以上。
3、血液檢測:通過抽取靜脈血檢測血清中花粉特異性IgE抗體水平。免疫CAP檢測可定量分析過敏程度,適用于皮膚條件差或服藥無法中斷者。結果需結合臨床癥狀綜合判斷。
4、激發試驗:在醫療機構將花粉變應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觀察是否誘發流涕、鼻塞等典型反應。該檢測特異性強但存在風險,僅用于疑難病例確診,需專業醫生監護操作。
5、接觸記錄:詳細記錄每日活動軌跡、植被接觸史及癥狀變化,通過排除法識別可疑過敏原。建議配合花粉濃度預報,對比癥狀輕重與空氣中花粉顆粒數量的相關性。
花粉過敏者日常應減少花草密集區戶外活動,外出佩戴防花粉口罩與密封眼鏡。飲食可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柑橘類水果、西蘭花,Omega-3脂肪酸豐富的深海魚如三文魚。室內使用空氣凈化器并定期清洗空調濾網,床單每周用60℃熱水洗滌。癥狀持續需及時就醫,可選用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二代抗組胺藥,或布地奈德鼻噴霧劑控制炎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