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緩可通過阿托品、異丙腎上腺素、茶堿等藥物干預。該癥狀可能由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甲狀腺功能減退、心肌炎、藥物副作用、竇房結病變等因素引起。
1、迷走神經興奮:劇烈嘔吐或排尿反射可能誘發一過性心動過緩,建議避免憋氣動作,通過深呼吸訓練調節自主神經功能。迷走神經過度興奮可能導致心率低于40次/分,伴隨頭暈、黑朦等癥狀。
2、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降低心肌細胞興奮性,需檢測TSH和游離T4水平。甲減相關心動過緩常合并怕冷、便秘等癥狀,左甲狀腺素鈉替代治療可改善心率。
3、心肌炎后遺癥:柯薩奇病毒感染可能損傷竇房結起搏細胞,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伴長RR間期。急性期需臥床休息,慢性期可考慮心寶丸或參松養心膠囊等中成藥調理。
4、藥物因素:β受體阻滯劑、地高辛、鈣通道阻滯劑等藥物過量時需及時減量或停藥。胺碘酮所致心動過緩需監測QT間期,必要時使用臨時起搏器過渡。
5、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竇房結纖維化導致持續心率<50次/分,動態心電圖捕捉到>3秒竇性停搏時,應考慮植入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病竇綜合征可能伴隨房顫、房撲等快速性心律失常。
日常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避免突然改變體位。飲食增加富含輔酶Q10的三文魚、堅果等食物,限制濃茶咖啡攝入。出現暈厥或意識喪失需立即急診處理,長期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應定期復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