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網膜動脈阻塞無法自愈,屬于眼科急癥需立即就醫。該病是因視網膜中央動脈或其分支發生阻塞導致視網膜缺血缺氧,若未及時干預可能造成永久性視力損傷。
一、發病機制與典型癥狀:
視網膜動脈阻塞多由血栓、動脈硬化或血管痙攣引起,常見于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典型表現為突發無痛性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部分患者伴隨視物變形。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蒼白水腫,黃斑區呈"櫻桃紅斑"。
二、臨床分期與干預措施:
急性期6小時內可通過降眼壓、血管擴張劑搶救視力;亞急性期6-24小時需聯合抗凝治療;超過24小時則預后較差。即使及時治療,約60%患者視力恢復不超過0.1。日常需控制血壓血糖,避免過度用眼及劇烈運動。
建議每年進行眼底檢查,高血壓患者需監測眼底血管變化。突發視力障礙時應立即平臥,用手指間歇按壓眼球促進血流,同時盡快前往具備眼底激光治療條件的醫院。飲食宜低鹽低脂,補充富含葉黃素的深色蔬菜,避免吸煙及寒冷刺激。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如太極拳、散步,但需避免憋氣動作。保持情緒穩定對預防血管痙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