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是哺乳動物林麝或原麝成熟雄性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它被列為神農本草經典的上品,是一種珍貴的中草藥。麝香腺生長在雄麝臍和陰莖之間,外部微微隆起,形成囊狀,覆蓋著細而稀疏的短發。
林麝和原麝都屬鹿科。成熟的雄林麝身長約80厘米,全身棕色,背部無斑點。體毛基部深灰色,上部棕褐色,尖端附近有深紅色環。頭小無角,上犬齒長而尖,常露出唇外。林麝主要分布在溫暖的西南部,海拔2400~4000米的針葉林區。成熟雄原麝身長85厘米,全身深棕色,背部有黃斑,多排成六行。下頜后肩有兩條白色帶狀圖案,體毛基部深灰色,尖端棕色,白色環。原麝多生活在北方海拔1000~4500米左右的高原地區,現在很多地方都開始人工養殖。
野生麝多在冬至明年春季之間獵取,捕獲后立即取下香囊,直接陰干,稱為"毛殼麝香",如果去除外部囊殼,只有內部分泌物,則稱為"麝香仁",麝香仁是一種不規則的顆粒狀或圓形,通常被稱為"當門子",質量最好。家養麝可活體取香,每年1~2次,明年再取,產量較大。
一、毛殼麝香。直徑3~8厘米、厚2~4厘米的囊狀球形或橢圓形。開口處的皮革是棕色的,密布著灰白色或灰棕色的短毛。這一面中間有一個小孔,叫做"囊孔",直徑約3毫米。另一邊是棕色的,可以看到一層棕色半透明的中膜,內膜是棕色的,習稱"銀皮"或"云皮",內膜包裹顆粒狀或粉狀香仁。皮薄、仁滿、有彈性、香氣濃郁的毛殼麝香。可用手壓捏無毛囊皮,感覺柔軟,無頂手硬刺物質。而被壓下的皮囊,放手后可彈起,可恢復原狀。
二、麝香仁。野生品質柔軟、滋潤、疏松。顆粒狀的門,外觀有麻紋,顏色偏黑,有光澤,斷面呈棕黃色。粉狀香仁的外觀多為少脫落的內膜或皮毛,顏色為棕色。人工養殖產品呈顆粒狀、條狀或塊狀,表面不均勻,油性有光澤,有少量脫落的皮毛粘附。麝香仁味道濃郁,香氣獨特,辛辣,苦,微咸,顆粒自然疏松,無銳角。麝香仁可以放在手掌或拇指和食指之間,加入少量的水來濕潤和揉搓。麝香真的不粘手,不頂手,不染手,不結塊。揉成一團后,一放手就立即散開,或者彈之即散,而扭麝香的手,香味在手上久久不散。
3、在舌尖和齒門之間取一點麝香,咬一口,感覺粘在牙齒上,但沒有砂雜質和其他牙齒。味道微苦辛辣,香氣濃郁,蔓延迅速,立即進入鼻腔。
4、取麝香,放在錫箔或金屬片上,用微火燃燒。一開始,麝香會開裂跳動,發出爆裂聲,然后熔化膨脹,產生黑色氣泡,然后開始燃燒。香氣溢出。燃燒后的灰色是白色或灰色。不應有火焰、火星或燒焦的味道。
5、將少量麝香放入沸水杯中,可立即溶解產生淡黃色素。水染成淡黃色,清澈但不渾濁。溶解部分約占60%~70%。會有一些不溶性的小麝香和分散的皮膜。如果有淀粉、沙塵、纖維等不溶性雜質,則必須摻雜。如果門的顆粒直接放入水中,則不溶,長時間不變形。
六、麝香一般以紫紅色為最佳,也有棕褐色或黃色,最黑色,麝香仁的顏色自然有寶光。如果有人工混合,總會有一些不自然或渾濁的現象,仔細觀察會發現差異。
七、將麝香的粉末與五氯化銻共研,會使香氣消失,再加入氨水,香氣恢復。
小編提示,市場上基本上沒有天然麝香。以麝香為主要成分的中成藥用人工麝香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