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出現肉球可能由痔瘡、肛裂、直腸脫垂、肛周膿腫、肛門息肉等原因引起,可通過溫水坐浴、藥物涂抹、硬化劑注射、膠圈套扎、手術切除等方式治療。
痔瘡是肛門肉球最常見的原因,與長期便秘、久坐、妊娠等因素有關。痔瘡分為內痔和外痔,內痔通常表現為無痛性便血,外痔則可能形成肛門周圍的柔軟腫塊。痔瘡可通過高纖維飲食、避免久坐、溫水坐浴等方式緩解。嚴重痔瘡可能需要注射硬化劑或手術切除。
肛裂是肛門皮膚的小撕裂,常由便秘或腹瀉引起。肛裂可能導致排便時劇烈疼痛和少量出血。肛裂形成的肉球實際上是肛門皮膚因反復撕裂而形成的皮贅。治療肛裂需要軟化大便,可使用乳果糖等緩瀉劑,局部涂抹硝酸甘油軟膏或地爾硫卓軟膏促進愈合。
直腸脫垂是指直腸黏膜或全層經肛門脫出,多見于老年人和長期便秘者。直腸脫垂形成的肉球通常較大,可能伴有肛門墜脹感和排便不盡感。輕度直腸脫垂可通過盆底肌鍛煉改善,嚴重者需要經肛門直腸固定術或腹腔鏡直腸懸吊術。
肛周膿腫是肛門周圍組織的化膿性感染,常表現為肛門周圍紅腫熱痛的硬結。膿腫可能自行破潰形成肛瘺。肛周膿腫需要及時切開引流,術后配合甲硝唑、頭孢類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反復發作的肛周膿腫需行肛瘺切除術。
肛門息肉是肛管或直腸黏膜的良性增生,可能單發或多發。息肉通常無痛,但較大息肉可能在排便時脫出肛門外。息肉有惡變風險,建議通過肛門鏡或結腸鏡檢查確診后行高頻電凝切除術或內鏡下黏膜切除術。
肛門肉球的日常護理包括保持肛門清潔干燥,排便后使用溫水清洗;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火龍果、芹菜等促進排便順暢;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時起身活動5-10分鐘;進行提肛運動增強盆底肌肉力量。若肉球持續增大、出血不止或伴隨劇烈疼痛,應及時就醫排除惡性病變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