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跖膿皰病可通過臨床表現觀察、皮膚鏡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實驗室檢測、真菌培養等方式確診。掌跖膿皰病通常由遺傳因素、免疫異常、感染誘因、金屬過敏、局部刺激等原因引起。
典型癥狀為手掌或足底反復出現無菌性膿皰,伴隨紅斑、脫屑及瘙癢。皮損對稱分布,膿皰干涸后形成褐色痂皮,病程呈周期性發作。需與銀屑病、手足癬等疾病進行鑒別,醫生會重點觀察膿皰形態與分布特征。
通過皮膚鏡可觀察到淡黃色膿皰、點狀血管擴張及白色鱗屑等特征性表現。該檢查能放大皮損細節,輔助區分濕疹或真菌感染,典型圖像顯示膿皰周圍無真菌菌絲結構。
取膿皰邊緣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可見表皮內中性粒細胞聚集形成膿皰,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淋巴細胞浸潤。該檢查是確診金標準,能排除腫瘤性病變,需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取樣。
需進行血常規、C反應蛋白等炎癥指標檢測,部分患者伴隨白細胞升高。斑貼試驗可篩查鎳、鈷等金屬過敏原,血清IgE檢測有助于排除特應性皮炎等過敏性疾病。
取膿皰液進行細菌培養和真菌鏡檢,結果呈陰性可排除繼發感染。需多次取樣以提高準確性,尤其需與膿皰型細菌疹鑒別,后者培養可見金黃色葡萄球菌生長。
確診后需避免接觸金屬飾品、戒煙并控制感染灶。日常護理建議使用尿素軟膏保濕,穿著透氣鞋襪減少摩擦。急性期可短期外用糖皮質激素如鹵米松乳膏,頑固病例需采用光療或口服阿維A膠囊。飲食需限制含鎳高的可可、堅果類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A和鋅元素。定期復診評估療效,合并甲病變時需聯合皮膚科與風濕免疫科協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