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對疾病進行有效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開發研制新藥,增加對付疾病的武器,因而近年來新藥可謂層出不窮。研制出的新藥大部分會比相應的老藥的療效高出許多倍,不良反應比老藥少許多。但并非所有的新藥都是如此。
對一些沒有用藥經驗的醫生或患者來說,若盲目使用新藥,出現不良反應時可能不會意識到是不良反應,這種疏忽可能會導致嚴重后果。如以往生產的一種治療感冒的藥物,含有PPA,早期出現不良反應沒有被重視,因而應用非常廣泛,但經過大量的觀察發現可導致高血壓、腦出血等,因而這種含有PPA的抗感冒藥被停用。
而老藥就不同了,有的經過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人使用,證實療效顯著,安全可靠,如阿司匹林,使用了一百多年,盡管有不良反應,但在臨床使用上卻越來越紅火。
事實上,一些老藥在臨床使用過程中還發現了一些新的用途,使這些老藥更具魅力,如阿司匹林,最初用于解熱鎮痛、抗風濕,現在用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再如用于治療心絞痛的消心痛,現在還用于治療頑固性呃逆、支氣管哮喘、咯血、急性肺水腫、門脈高壓等疾病。
由此可見,用藥不能趕時髦,要聽專家的意見,不要輕信夸大療效的新藥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