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通常無法自愈,需通過規范治療控制病情。該病由白色念珠菌過度繁殖引起,表現為口腔黏膜白斑、灼痛等癥狀,免疫力低下者易發。
一、疾病分期與癥狀表現:
輕度階段可見舌面或頰黏膜散在乳白色斑塊,易剝離但基底潮紅;中度進展時斑塊融合成片,伴隨明顯疼痛和進食困難;重度感染可能擴散至咽喉部,出現吞咽障礙或發熱等全身癥狀。嬰幼兒、老年人及長期使用抗生素者屬于高危人群。
二、治療與日常管理:
臨床常用抗真菌藥物如制霉菌素含漱液、氟康唑口服制劑或克霉唑口腔貼片。治療期間需保持口腔清潔,每日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舌苔。哺乳期嬰幼兒需對母親乳頭同步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減少念珠菌滋生環境。
飲食上避免高糖食物及發酵制品,適量補充維生素B族和益生菌。餐后可用淡鹽水漱口,但不可替代藥物治療。建議選擇無刺激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溫度以常溫為宜。長期佩戴義齒者需每日浸泡消毒,夜間摘除以保持口腔透氣。若癥狀持續未緩解或反復發作,需排查艾滋病、腫瘤等潛在免疫缺陷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