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脫位需立即就醫復位,治療方式取決于脫位類型和損傷程度。
1、急性期處理:
新鮮肩關節脫位需在麻醉下進行手法復位,常用方法包括希波克拉底法、科赫爾法等。復位后需用三角巾或肩關節支具固定3-4周,期間可配合冷敷緩解腫脹疼痛。若伴有肱骨大結節骨折等并發癥,可能需手術內固定。
2、復發性脫位治療:
反復脫位者建議關節鏡手術修復損傷的盂唇和關節囊,常見術式包括Bankart修復術、關節囊緊縮術等。術后需嚴格制動4-6周,逐步進行鐘擺運動、爬墻訓練等康復鍛煉,恢復關節活動度和肌肉力量。
3、陳舊性脫位處理:
超過3周的陳舊性脫位可能需切開復位,同時處理關節盂缺損或肱骨頭缺損。術后需長期康復訓練,重點加強肩袖肌群和三角肌的力量訓練,避免肩關節不穩定。
康復期間應避免提重物及劇烈運動,可進行游泳、彈力帶訓練等低沖擊運動。飲食注意補充蛋白質和鈣質,促進軟組織修復。睡眠時保持患肢內收內旋位,使用專用枕頭支撐。定期復查評估關節穩定性,必要時進行肌力測試和影像學檢查。若出現異常疼痛或活動受限需及時復診,防止繼發性關節炎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