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量突然變少可能屬于正常生理變化,但也可能與激素失調、子宮內膜病變等因素有關。
1. 生理性原因:
短期內月經量減少常見于壓力過大、過度節食或劇烈運動后。這類情況通常伴隨周期紊亂,調整生活方式后多可自行恢復。圍絕經期女性因卵巢功能衰退,經量逐漸減少屬于正常衰老過程。哺乳期女性由于催乳素抑制排卵,也可能出現經量減少現象。
2. 病理性原因:
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因排卵障礙會導致月經稀發且量少,常伴有多毛、痤瘡等雄激素過高表現。宮腔粘連患者多見于人工流產術后,子宮內膜受損導致經血排出受阻。甲狀腺功能減退會通過影響性激素合成導致月經過少,這類患者往往伴有怕冷、乏力等癥狀。子宮內膜結核等感染性疾病也會造成經量銳減,需結合結核中毒癥狀綜合判斷。
建議記錄3個月經周期的出血情況,觀察是否伴隨腹痛、頭暈等不適。日常保持均衡飲食,適量補充動物肝臟、深色蔬菜等富含鐵元素的食物。避免長期熬夜,適度進行瑜伽、慢跑等舒緩運動調節內分泌。若連續出現經量少于20ml或周期短于21天,需進行婦科超聲和性激素六項檢查排除器質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