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糜爛可通過奧美拉唑、鋁碳酸鎂、瑞巴派特等藥物治療,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過多、膽汁反流、精神壓力等因素引起。
質子泵抑制劑是治療胃糜爛的核心藥物,通過抑制胃酸分泌促進黏膜修復。常用藥物包括奧美拉唑、泮托拉唑、艾司奧美拉唑等。這類藥物需空腹服用,療程通常為4-8周。長期使用需警惕低鎂血癥風險,老年患者應注意骨質疏松可能。
鋁碳酸鎂、硫糖鋁等藥物能在潰瘍表面形成保護膜。鋁碳酸鎂兼具中和胃酸作用,餐后1-2小時嚼服效果最佳。硫糖鋁需空腹服用,常見不良反應為便秘。聯合使用質子泵抑制劑時,兩種藥物需間隔2小時服用。
瑞巴派特、替普瑞酮等藥物通過增加前列腺素合成促進黏膜修復。瑞巴派特能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胃黏膜血流。替普瑞酮可增加黏液分泌,增強胃黏膜屏障功能。這類藥物需連續服用4周以上,可能出現肝功能指標異常。
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需采用四聯療法,包含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及兩種抗生素。常用方案為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療失敗者可選用含左氧氟沙星或四環素的方案。完成療程后需復查呼氣試驗確認根除效果。
腹脹患者可短期使用多潘立酮促進胃排空。膽汁反流者建議聯合熊去氧膽酸。疼痛劇烈時臨時加用解痙藥如顛茄片。非甾體抗炎藥相關胃糜爛需評估是否換用塞來昔布等COX-2抑制劑,必要時聯用米索前列醇保護胃黏膜。
胃糜爛患者需保持規律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推薦食用山藥、秋葵等富含黏液蛋白的食材。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睡眠。急性期每日分5-6次進食,選擇小米粥、嫩豆腐等易消化食物。癥狀緩解后逐步增加膳食纖維攝入,適量進行太極拳等舒緩運動,定期胃鏡復查監測黏膜修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