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探診后可通過保持口腔衛生、避免刺激性食物、觀察出血情況、暫停劇烈運動、定期復查等方式護理。
1、口腔清潔:
術后24小時內避免刷牙或使用牙線,防止刺激探診部位。24小時后建議使用軟毛牙刷輕柔清潔,配合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減少細菌滋生。避免用力漱口導致血凝塊脫落。
2、飲食調整:
術后2小時禁食禁飲,之后選擇溫涼流質或軟食如粥、蒸蛋、土豆泥。忌食辛辣、酸性、堅硬食物如辣椒、柑橘、堅果,防止機械摩擦或化學刺激引發出血。
3、出血管理:
輕微滲血屬正常現象,可用無菌棉球輕壓止血。若持續出血超過12小時或出血量增大,可能提示凝血異常或感染,需及時聯系避免反復吮吸或觸碰創面。
4、活動限制:
當天避免跑步、游泳等劇烈運動,防止血壓升高導致繼發出血。建議保持頭部抬高姿勢睡眠,減少局部充血。吸煙飲酒會延緩愈合,至少暫停3天。
5、隨訪監測:
按醫囑每3-6個月復查牙周袋深度變化,必要時進行齦下刮治。日常使用牙縫刷清潔牙間隙,每年接受1-2次專業潔牙。糖尿病患者需加強血糖控制以促進組織修復。
術后恢復期建議增加維生素C和蛋白質攝入,如獼猴桃、牛奶等促進牙齦修復。可嘗試用淡鹽水含漱減輕腫脹,但避免過度頻繁以免破壞口腔菌群平衡。若出現明顯疼痛或膿性分泌物,提示可能發生感染性齦炎或牙周膿腫,需立即就醫進行抗生素治療或引流處理。長期護理需結合巴氏刷牙法和牙線使用,維持牙周探診深度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