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柏地黃丸
中國古代中醫就可以治愈很多疾病,起源比西方醫學早很久,現代中醫不僅被中國人認可,很多外國人對中醫也很信服,用中藥養生、治病的人更是數不勝數,雖然中藥的藥效較為緩慢,但是對于一些慢性病的治療效果非常好,既治標又治本,知柏地黃丸是一種常見的中成藥,那么這種藥吃多了會上火嗎?
知柏地黃丸是一種性狀為黑棕色的濃縮丸;氣微,味苦、酸的非處方藥藥物。它的主要成份為知母、黃柏、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那么吃知柏地黃丸會上火嗎?知柏地黃丸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所以吃知柏地黃丸是不會上火的。
上火“為民間俗語,又稱“熱氣“,可以從中醫理論解釋,屬于中醫熱證范疇。中醫認為人體陰陽失衡,內火旺盛,即會上火。因此所謂的“火“是形容身體內某些熱性的癥狀,而上火也就是人體陰陽失衡后出現的內熱證候,具體癥狀如眼睛紅腫、口角糜爛、尿黃、牙痛、咽喉痛等。“上火“在干燥氣候及連綿濕熱天氣時更易發生。一般認為“火“可以分為“實火“和“虛火“兩大類,臨床常見的“上火“類型有“心火“和“肝火“。解決方法是“去火“,即中醫的清熱瀉火法,可服用滋陰、清熱、解毒消腫藥物,也可用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療法。平時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吃辛辣煎炸等熱性食品。
其實,上火是一種局部病變,中醫講“氣有余便是火“,所以嘴唇上火其實就是頭面局部出現了“氣有余“的現象,而導致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則是因為氣血不能正常升降。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體內有血瘀導致氣滯,遇這種情況就必須先去瘀血,然后再降火,方能治愈;其二是氣滯導致了血瘀,最后形成了上火,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就是脾胃作為運化樞紐的功能失調,導致氣的升降出了問題。
一般黃柏有瀉火解毒的作用,地黃有滋陰補腎的作用,當然部分患者可能不適宜服用,當然也不建議隨意亂服,建議合理飲食與睡眠,適當食用新鮮蔬菜水果,建議最好可以去中醫內科進一步檢查一下比較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