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滑膜炎可通過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透明質酸注射等方式治療。該病可能與關節勞損、創傷、感染、免疫異常、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等癥狀。
1、非甾體抗炎藥:布洛芬、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等藥物可緩解炎癥反應和疼痛。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減輕滑膜充血水腫,適合輕中度疼痛患者。需注意胃腸道刺激風險,避免長期連續使用。
2、糖皮質激素:曲安奈德、倍他米松等可用于關節腔注射。強效抗炎作用能迅速控制急性期癥狀,但每年注射不宜超過3-4次。可能引起軟骨損傷或血糖波動,糖尿病患者慎用。
3、透明質酸補充:玻璃酸鈉注射液能改善關節潤滑功能。通過補充滑液黏彈性緩解摩擦疼痛,適合退行性病變患者。需每周注射一次,連續3-5周為完整療程。
4、抗生素治療:細菌性滑膜炎需使用頭孢呋辛、克林霉素等藥物。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病原體,療程通常持續2-4周。需配合關節引流清除膿性分泌物。
5、免疫調節劑:甲氨蝶呤、來氟米特適用于類風濕性滑膜炎。通過抑制異常免疫反應減緩滑膜增生,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聯合葉酸服用可降低副作用。
日常可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低沖擊運動,避免爬樓梯或深蹲動作。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C和歐米伽3脂肪酸,控制體重減輕關節負荷。急性發作期可采用冰敷緩解腫脹,使用護膝提供外部支撐。若保守治療3個月無效或出現關節畸形,需考慮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