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鉀血癥可能由鉀攝入不足、消化道丟失、腎臟排泄過多、內分泌紊亂、藥物因素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肌無力、心律失常、消化功能障礙、反射減弱、呼吸困難等癥狀。
1、肌無力:低鉀血癥導致細胞膜電位異常,骨骼肌興奮性降低。早期表現為四肢乏力,嚴重時可累及呼吸肌。建議增加香蕉、菠菜、紫菜等高鉀食物攝入,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肌肉損傷。
2、心律失常:血鉀低于3.0mmol/L時易引發室性早搏、竇性心動過速。可能與心肌細胞復極化延遲有關,心電圖可見T波低平、U波增高。需監測動態心電圖,必要時靜脈補鉀。
3、消化功能障礙:腸道平滑肌收縮無力可致腹脹、便秘,嚴重者出現麻痹性腸梗阻。建議少食多餐,選擇南瓜、紅薯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促進腸蠕動。
4、反射減弱:深腱反射減退是神經系統受累的典型表現,常伴隨腱反射消失。需排查是否存在醛固酮增多癥等內分泌疾病,同時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查評估損傷程度。
5、呼吸困難:血鉀<2.5mmol/L時膈肌麻痹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緊急處理需在心電監護下靜脈補鉀,維持血鉀濃度在4.0-5.0mmol/L范圍。
日常需保持每日鉀攝入量2000-4000mg,優先通過飲食補充。運動時注意補充電解質飲料,避免大量出汗導致鉀流失。長期服用利尿劑者應定期監測血鉀,合并高血壓患者可選用螺內酯等保鉀利尿劑。出現手指麻木、心悸等警示癥狀需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