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血容易發生在青春期初潮后、圍絕經期激素波動期、排卵期雌激素水平變化時、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月經周期后半段以及子宮肌瘤等器質性疾病影響下。
女性初潮后1-3年內下丘腦-垂體-卵巢軸未成熟,孕激素分泌不足導致子宮內膜脫落不規則。表現為經期延長或點滴出血,可通過規律作息、補充鐵劑及維生素K改善,避免劇烈運動刺激子宮收縮。
卵巢功能衰退引發雌激素波動,子宮內膜增生與脫落不同步。常見經量突然增多或經間期出血,可能與甲狀腺功能異常、子宮內膜增生等因素有關,通常伴隨潮熱、失眠。建議監測激素水平,必要時采用地屈孕酮、雌二醇環丙孕酮等藥物調節。
月經周期第14天左右雌激素短暫下降,部分女性出現1-3天少量出血。增加豆制品、亞麻籽等植物雌激素攝入,避免生冷食物刺激盆腔充血可緩解癥狀。
黃體分泌孕酮不足導致月經前一周褐色分泌物,可能與高泌乳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征有關,常伴有乳房脹痛。口服黃體酮膠囊或地屈孕酮可支持黃體功能,配合熱敷下腹部減輕不適。
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等占位病變導致非經期出血,通常表現為接觸性出血或血性白帶。需通過宮腔鏡切除病灶,合并貧血時需補充琥珀酸亞鐵、葉酸及維生素B12。
日常保持每日30分鐘快走或瑜伽等溫和運動,經期避免攝入酒精、辛辣食物。圍絕經期女性建議每周食用2-3次深海魚補充Omega-3,青春期少女需保證每日鈣攝入量達1000mg。出血持續時間超過10天或單次經量浸透衛生巾每小時需及時婦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