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走勢會怎樣發展?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新冠陽性居家隔離,事實上就意味著新冠會在社會面傳播,但也是防疫措施優化下的重要一步。
預計來看,新冠疫情的走勢會在1個月之內達到感染峰值。但之后何時才能結束,這一模型就會比較復雜。原因是,病毒感染和恢復并不是發生在同一時間。從醫療機構的角度來說,同一時間感染會造成人員集聚和醫療資源的緊張;因此,有序、逐步地就醫,可以使醫療機構有更強的應對能力,但相對這一周期也會拉長。
當前,老人、基礎疾病的人群已經被視為特殊且重點關注人群。
專家表示,這些人群在居家期間,要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如果發現有原發病加重,或者胸悶、氣促等癥狀有所加重等情況,就應該及時就醫。同時,有條件的老人、基礎病人群也可以檢測一下血氧飽和度的數值,一旦血氧飽和度的數值較低也需要及時就醫。
另外,對于養老院這一類特殊機構來說,建議做到主動的、積極的、相對封閉的管理,盡量不要讓新冠感染的勢頭蔓延到養老院,其中的人群都是脆弱易感人群。
怎樣防止無癥狀、輕癥的感染者轉向重癥?
專家說,首先,對于普通人群來說,就是要進行疫苗接種;其次,如果普通人群感染了就需要規律休息,維持好正常的免疫系統運作,只有脆弱的特殊人群需要做好健康監測,包括需要測量體溫,以及使用指尖血氧儀監測血氧飽和度;再次,就是自覺癥狀的感知,包括對于原有基礎病、老慢病,相關癥狀是否加重,自身都會較為熟悉了。